导读:
我们平台昨日收到一位朋友提出的问题,这位朋友想咨询“便利店和社区生活超市的区别?”便利店和社区生活超市是两种不同的经营业态,便利店小而灵活多变,而社区生活超市品种多而全。中商智策商学院专家老师针对这位朋友的问题给予一些专业建议,希望对这位朋友有所帮助。
便利店以点和线的形式,以周边延线500米范围内顾客群体为消费对象,消费对象精准单一。便利店所处的位置不同,决定了其不同的消费群体和不同的场景式商品配置,且以满足顾客便利性和即时性消费需求为目标,顾客流动性较大。便利店面积普遍在50到130平左右,实际陈列SKU数不超过3000。
社区超市以面的形式辐射周边社区,辐射半径可达1公里左右。其主要以社区居家顾客为消费对象,以满足顾客居家生活消费需求为目标,商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顾客群体比较固定。社区生活超市面积普遍在500至3000平之间,低于大卖场,SKU数根据面积的大小以万计算。
便利店因其点性和线性消费路径,决定了其选址必须紧贴人流最密集的路线,好的位置必然有好的价格,在单位面积租金成本和人工成本远高于大卖场的情况下,便利店的商品定价普遍高于社区生活超市和传统大卖场,且活动力度,活动商品丰富度均远远低于生活超市。好在便利店主要满足顾客的便利性需求和即时性消费需求为主。在现如今经济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以时间换金钱的时代,年轻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时间成本,而便利店所创造的价值恰恰在于以合理的价格浮动,换取进出大卖场所花费的时间成本,更何况更多的时侯远水解不了近渴。生活超市则是以价格引流,侧重于价格的优势。
便利店以满足顾客即时性消费需求为主,因此便利店主要利润来源于鲜食,饮料,香烟,咖啡,零食类商品。而生活超市主要依靠生鲜,粮油,日化,纸品等民生类商品的低毛利,高周转来完成高毛利额的达成。
便利店因陈列面积有限,每一个商品都必须为其创造出足够的价值,商品贵在精而不在多,注重每一个单品的产出,而生活超市面积较大,力求满足顾客各方面的商品需求,更注重商品结构的完整,品项的多而全。
便利店单店利润产出有限,靠整体规模赢利,亏损的店铺极易拖累整体利润,日商的提升有赖循序渐进的改进,且空间有限。社区生活超市单店产出较高,通过导流商品,能够出现爆发性销售增长,通过高周转低毛利商品能够完成毛利额的高积累。
便利店之间的博杀往往可能距离一堵墙,这是同业竞争的近距离相互杀伐,在这种激烈的竞争条件下拼的是各自的内功,商品、管理、营销和服务。便利店的失败可能不会仅仅来自于自身商品和营运管理的问题,因为选址错误,租金高昂,无论你做得有多优秀,但没有足够的人流,导致一出生就背上了失败的原罪。
社区生活超市面对这种风险则要小得多,问题更多的来自于内部因素,便利店依靠的是自然人流,社区生活超市依靠的是顾客引流,商品与服务决定了销售的流量,采购、营运、物流、营销管理水平决定了销售的成本,社区生活超市的风险更多的来自于自身的博弈。
便利店的投入相对于社区生活超市单店投入金额偏低,在均以连锁形式进行发展时,便利店前期因整体营利规模偏小,除了保证单店赢利还要承担总部和物流中心运营成本,需要发展规模达到一定的量级才能越过盈亏平衡点,因此加盟成为了便利店完成迅速扩张、吸纳民间资本减少店铺资产投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式,而放开加盟的基础建立在具有成熟稳定的运营体系和有力的管理和管控能力上。
社区生活超市虽然单店投入较高,但从一开始就具有较高的营收,总部和物流中心运营成本占比相对较小,店铺资产重复投入率偏低,若具备良好的运营管理水平,整体营利周期会大幅缩短。
对应顾客不同的生活方式
决定了其不同的经营模式
便利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是一种精耕细作的小田经营模式,试错成本偏高,强调以单品管理为基础,兼以提升顾客服务质量为导向,连锁扩张的基础在于分拣物流体系的建立。便利店的痛点在于选址定位,一个店的成功与否,70%的因素建立在选址正确的基础上,包含位置,租金,店型因素,便利店便利性的消费特征决定了前期选址失败,后期无法通过商品和服务达到引流提升销售。便利店的难度在于起步阶段,采购规模偏小且分散造成供应链质量和商品议价权较弱,总部和物流运营不饱和造成运营成本高企,但便利店一但达到一定的规模,较高的单品产出率,较低的维护投入成本将成为吸引供应资源的重要优势,同时总部和物流饱和而高效运转才能带来利润的转化。
社区生活超市消费侧重于居民日常生活用品,强调商品品类齐全,注重商品引流,以大流水商品实现销售目标。因选址单一,主要依托社区居民聚集区,面临选址错误风险较低,周边居民区的不断发展,以及运营中通过商品和服务引流,可不断扩大销售份额。在供应链体系搭建中因所需品类覆盖面积广泛,采购额度较高,在吸引供应资源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通过对供应商人、物、力资源方面的使用,可大幅降低门店运营成本。
06
无论是便利店还是社区生活超市,都有一套相似的组织结构。定位的不同,决定了各自不同的运营理念,组织形态、运转方式和利润获取来源。在各自的运营道路上,也面对着不同的发展方向与经营风险。但最终的目标,依然是通过如何满足顾客需求,提升经营能力,控制运营成本,实现对利润的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