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因为扎根社区,山西便利店的服务足够接地气,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做不到的。通过此文章的解析,期望能给零售同仁在社区店发力上提供更多的价值参考。
便利店虽小,却是衡量城市便利程度和服务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晴雨表,而北方城市一向落后于南方。
去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中国城市便利店发展指数”,就很能说明问题。北方第一城北京便利店饱和度为8889人/店,排在20名开外。
高居第一的东莞便利店饱和度为1242人/店,是北京的7倍。而北方城市中,唯一可与南方便利店一战便是山西太原。
山西便利店有多牛?
历史和现在,共同成就一方水土一方人。一座优秀的城市,大多有历史、有故事,故事演化成了标签。
如今星罗棋布的便利店,让太原成了小确幸、小满足之城,而便利店已然成了如今山西人的一种新乡愁。
“原来唐久和金虎并不是全国到处都有啊……”初次离开家乡的山西人多少会有类似的感慨,超高密度的便利店为太多的山西人年轻人们勾勒出了一份深刻的生活记忆。
所有的太原人都可以回答你一个问题:一整座城市坐落在无数的便利店里,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有个夸张的形容:唐久和金虎这两大便利店品牌构建起来的便利店网络仿佛在太原上空勾画出一个结界。走在太原街头三步一唐久、五步一金虎,便利店比城市里公交站还多。
其密度不仅甩了北京几条街,还力压上海这座人们印象中的便利店之城。
在这里,无论多晚,总有一家便利店,为你留着一盏灯。
便利店除了无处不在,还无所不能。因为多扎根社区,山西便利店的服务足够接地气,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做不到的。
这里的便利店服务趋于万能:不仅能买生活必需品,还能缴纳燃气费、有线电视费,以及打印传真、热饭、借伞、收发快递、共享租赁、家电清洗,甚至还能买到首饰、鲜花、家用电器……
今后甚至计划实现养老家政服务、废旧商品回收以及医疗、教育、报警等服务。
在太原一到了交燃气水电费的日子,总能看到社区里的爷爷奶奶去便利店缴费。
当地人自豪地表示“太原的老年人是全国在便利店消费频率最高的一群老年人。”
一句话,你只用“躺平”,山西的便利店帮你摆平一切。
电影《志明与春娇》中,余春娇费了好大劲,专程从香港的便利店买意粉带到北京,给张志明吃。张志明吃得一脸心满意足。这种满足感难以解释。
唐久便利24小时营业,等城市睡去,夜车司机开始忙碌。这时,便利店为司机提供热水和速食,以缓解他们的疲惫。
市民李女士的小孩半夜发高烧,药店已经关门。是便利店提供的冰块,进行物理降温,才让孩子的身体渐渐好转。
都是不起眼的小事,可无数小事汇聚,就成了城市的大事。城市的幸福感与满足感就是在这一件件小事中,逐渐被夯实。
这,大概就是现代人与便利店美好关系的最佳写照吧?
无处不在的开店,无所不能的服务,这样的便利店,有没有日本的既视感呢?
1998年,山西人杨文斌去了一趟“世界便利店之都”日本,回来之后他创下太原第一家连锁便利店唐久。
当时东京的人口已经足够密集,产生了365天24小时不间断的消费需求。不到一百平方的门店,便利店能提供多达3000多种的生活用品,能服务方圆5公里内的消费者。
2001年,太原当地另一家连锁便利店金虎开业,两个本土品牌的PK就此开始,山西也从此彻底告别了便利店荒漠年代。“要让太原人享受到发达城市的便利”,杨文斌的初衷已经实现了。
最新数据显示,山西太原便利店密度已经超越了日本东京。
1、唐久模式
——结合太原人的生活和消费习惯,以面包工厂、鲜食工厂两大招牌打出差异化策略,经营内容趋向高档化、快餐化;
2、金虎模式
——也关注消费者对鲜食、快餐的需求,但采用了多品牌化经营的方式,把早早快餐、今度烘焙两个品牌融入便利店中;
哲学家罗素的那句“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比起网红店经济,小而美的便利店经济才是社区居民的心头好。
便利店的潜力
民生无小事,小小便利店里,藏着区域和商业大变局。
数字化浪潮汹涌来袭,新晋商终于在便利店产业上看到了转型的曙光,也由此诞生了新一代“数字晋商”。
以取经日本的杨文斌为例,他如今已经不再惧怕与711等日系品牌便利店直接竞争,唐久把版图扩张到了陕西,相当于和国际便利店龙头站到了同一个竞技场上。
让他免于恐惧的,正是数字化的武装。包括:
信息技术数字化:
对门店销售业绩、门店管理指标的数字化,提高管理效率;
顾客管理数字化:
数字化会员系统创建,结合平台的消费数据,帮助门店进解消费者的购物习惯;
营销数字化:
山西便利店善于“借力”,通过与大平台合作,开展数字化营销。特别是疫情后,通过支付宝小程序等渠道进行线上营销活动几乎成为常规动作。
他说:“在以前,零售商会认为是电商抢走了线下零售的顾客,其实是移动互联网抢走了顾客的时间;消费者在变化,购物意识在变、购物行为在变,支付方式在变。
所有的变化告诉我们,原来我们便利店的顾客现在买东西有了更多的选择渠道……谁先感知这种变化并认真应对,谁将会是未来的胜利者。”
这种前瞻性认知,驱使他从2013年开始就开始制定线上线下融合的战略,便利店是离消费者最近的场景,也是最容易被移动支付改造的。
比如在支付宝2021年3月大促中,唐久一天发券超30万,覆盖1/10的太原城区人口,支付宝小程序访问量暴涨1160%,仅百岁山矿泉水一个单品就卖出6万多瓶。
除了唐久,金虎和神利同样在数字化的运用上不遑多让。去年支付宝的双12期间,金虎单日发券超45万,核销率超81%。
便利店早已嵌入了当地人的生活,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
此外,便利店经济也搭上了政策的东风。
便利店近年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促进便利店的发展。
自2019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便利店已成为地方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关键,相关扶持政策更是加速“出炉”。
当下中国,上世纪60年代日本城市化进程中日夜笙歌的景象正重新上演。
但无论台北、香港、上海的便利店,基本沿用了日本便利店的既定模式。
直到山西便利店的异军突起,我们发现了便利店的另一种可能。
太原在这场便利店突围战中能取得成功,上述总结下来关键就在于这3点:
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追随一线城市脚步,如成都、杭州这样的强二线城市,越来越光鲜、洋气。
但这依旧不是中国的全部。一线城市与强二线城市之外,还有一个广大的下沉中国,包含二线、三四线城市,甚至是广大农村。
下沉中国对现代生活的追求,不一定要追随欧美-日本-港台-东南沿海-内陆的雁阵。至少在便利店这方面,山西让我们看到了弯道超车的可能。
国际便利店巨头罗森此前就公开称,希望把中国的数字化服务拷贝到日本去。
数字化已经成为中国本土便利店的一大发力点,有朝一日或许也可以成为领先其他国家的服务特色。
山西便利店产业的探索,也为弥合南北差距提供了新思路。至少证明了,气候问题不是障碍,城市寻回烟火气在于细微之处着力。
这几年新消费成为热门词汇,长沙、重庆等被视为成功典范。其实比起文和友、8D这样庞大的奇观型消费,以便利店为代表的日常消费才更隽永、更可持续、也更容易复制。
烟火气的聚集,消费的拉动,服务业的振兴,将对区域经济产生类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理想城市不是标志性建筑的容器,而是一个丰富性和复杂性的文化系统。决定这个系统的,是人。
便利店里并不总有故事,但现代人的生活每天都在便利店里延续。
最是人间烟火气,不该是南方城市的专利。无论南方人还是北方人,对美好生活的愿望,都是相通的。